中国人为啥易感染艾滋病少女是艾滋病高危人

2019-09-20 14:22:47 来源:
分享:

为什么艾滋病毒如此眷顾中国人呢?

从就是不得艾滋的人身上发现灵感

自从人类发现了艾滋病毒之后,就一直孜孜不倦地探求征服艾滋病毒的方法。随着对艾滋病研究深入,科学家们也发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像艾滋病毒这样锋利的武器也有攻克不了的人体堡垒。在有过性乱、同性恋行为;甚至与艾滋病人有过亲密接触的高危人群中,仍然存在这么一部分人,他们似乎有着特别的抵抗力,连艾滋病毒也不能在他们身上逞威风。

后来,当研究进行到1996、1997年的时候,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结果被发现了,那就是在艾滋病毒体外感染细胞的试验中,加入一些趋化因子后,细胞就不再感染,病毒受到了抑制。这个重大的发现把研究人体对艾滋病毒的易感性引上了正路。

之后,科学家们开始针对趋化因子及因子的受体进行研究。所谓趋化因子,是属于炎症因子的一种。这种因子的作用是在人体肌体发生炎症或受到损伤时,细胞就会分泌出这种因子,来吸引白细胞,让白细胞到受损部位来杀伤病毒、修复损伤。在细胞的表面都有细胞膜,膜的表面存在着一些蛋白质,我们管它叫受体。病毒要想进入细胞,就要先与受体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但是,有了趋化因子之后,它就会夹在受体与细胞膜之间,形成一道防火墙,让病毒无法得逞。

人身体内有许多种受体,像CCR5、CXCR4等等。CCR5是趋化因子受体第五号,是一种协同受体。性传播艾滋病毒最喜欢的受体是CCR5。科学家发现,在这种受体发生基因突变后,人体产生遗传抵抗力,艾滋病毒就无法进入细胞内部,也就不能通过复制去破坏人体的细胞了。这才是那些抵抗力奇高的人不得艾滋病的真正原因。于是人们专门用基因分析的方法评估了那些不得艾滋病的人及已患上艾滋病的病人,发现他们的趋化因子受体变异性果然有天壤之别。2000个病人中没有一个存在这种突变,艾滋病毒易感性高低的秘密终于被发现了。

中国人比白人、黑人都易感艾滋病

自从发现基因突变率高低是一个人群是否易患AIDS的关键后,美国及其它国家的科学家相继对国内的人种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美国白人CCR5基因突变率为10%,黑人却仅为1.6%左右,俄罗斯人最高是12%,欧洲人大概有8%。这个结论说明黑人容易染上艾滋病,并不完全是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性乱普遍,而是由他们自身的基因决定的。

旅美学者,蒋建东教授在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联想到了国人。于是从1997年开始,开始进行中国人艾滋病易感性的研究。目前,他们已采集、研究了1300名中国人的基因,却只发现了3个人有基因突变,对这些取自全国各地、符合统计学原则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我国人群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是非常大的。

中国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我国的艾滋病传播目前已经从沿海和云南等地的高危人群向一般的人群过渡,普通人中就可能有艾滋病毒携带者。而且感染者的数量增长是以指数型增加的,感染人数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达到100万。中国人又属于易感人群,患艾滋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我国,艾滋病的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关键是每个人都应该洁身自好,从管住自己做起,千万不能心怀侥幸。另外,拒绝毒品,并提倡使用安全套也是自我保护的方法。

用基因评估的方法,目前可以检测到人体是否有相应有益的突变,从而了解人体对艾滋病毒的易感性高低。今后,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对艾滋病患者进行预后的诊断及制造相应的基因药物。甚至在艾滋病疫苗问世后,可以先通过基因评价来决定受检者是否需要注射疫苗。目前他已开始研究通过检测基因突变率的高低来判断病人病程的长短及预期寿命的研究。

1999年1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预测:1999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将创历史最高记录。

去年艾滋病死亡人数达260万,为历史最高记录。这样,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累计将达1600万人以上,同时,将出现560万新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可使这部分的累计人数增至5000万。

目前中国总感染人数约40万,感染率为0.33,20至40岁人口现患率为0.66。

有迹象表明,在许多国家少女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要比男性青少年多得多。

最近在非洲肯尼亚西部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5岁至19岁之间的少女中有2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同一年龄段中的男性仅为4%。在博茨瓦纳的主要城市,30%多未成年的孕妇受到了感染。在南非、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感染率在20%以上,在赞比亚所作的一些调查显示,少女的感染率(12%)是男性青少年的3倍。

流行病学家发现,这一群体不断上升的感染率表明这种疾病在不断蔓延。一个不祥的征兆是,性教育和预防计划还未到位,或者还未发挥作用。

在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针对年轻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对于长期解决这一危机已经证明是最有效和最省钱的一种办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迄今为止针对性卫生教育进行的最全面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良好的性教育确实有助于推迟首次性交的时间,并能够保护性活跃的年轻人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或患其它性病的危害。性教育并非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导致青少年提前进行性活动或增加性活动。

性教育的好处已在乌干达得到了最充分的证明。乌干达是非洲第一个肩负艾滋病沉重负担并要解决这一危机的国家。在那里,15岁至19岁的人群中,感染率的下降幅度最大,从1991年的38%下降到1996年某些地区的7.3%。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文章来源:衢州治性病的医院
分享: